首页 > 农业 > 热点聚焦

从“被抛荒”到“无余田” 村里土地不断增值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天天

  原标题:从“被抛荒”到“无余田” 村里土地为何“吃香”

  12月11日讯 记者日前在江西金溪县陆坊乡青田村发现,这里部分两年前多数还抛荒的土地,通过村民自愿入股合作社集中管理经营后,不仅全部耕种上了,且亩均增值上千元。

  “很多村民在外从事面包行业,多数留守人员想耕作没能力,上梅、桥上等四个村小组上千亩田抛荒或半抛荒。”村主任戴仕增说。

  戴仕增倡议村委会成员牵头成立合作社,尝试把四个村小组的田集中起来,对外发包或自主经营,摸索解决土地抛荒,甚至实现增值的路子。

  2015年9月,青田村村委会成员商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每亩每年保底300斤谷子收入,经营有溢价再分红的方案,得到了四个村小组村民普遍支持,共155户村民1041.88亩土地加入。“保底收入就比分散流转收益高,大家觉得可以加入。”村民理事李发良说。

  “田集中后整整基础设施,好田差田都流转出不低于300斤谷子的价。”李发良说,因集中连片可降低经营成本,流转议价能力显著提高;且产业多样化发展,使土地增值明显。

  同时,这些规模化的产业和合作社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平台,为贫困户和留守劳力提供了就地务工收入。

  青田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会计彭子荣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的田亩均增收1500多元,股东户均增收3000元。村民戴亮生说,他去年流转费和股息分红拿到3624元,在合作社打工收入4200元。当初合作社约定可随时退出,现在不仅没人退出,还有不少村民要求加入。

  戴仕增说,去年合作社借助国家的试点政策,还利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到80万元低利率贷款助力经营。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一周来,河北张北县公会镇扶贫干部张洁已经第五次走访深度贫困村东号村的老乡家,询问、记录、确认每户村民的生活情况。随着中国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时间的迫近,像张洁[详细]
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2日发布,该公司华丽高速(华坪至丽江)项目部1日为工地上的200名丽江少数民族农民工过节,多民族一起联欢迎新年。当日,该项目部人员为来自公路沿线附近的少数[详细]
1月2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随着全球变暖,制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或将最快在30年内绝迹。全球气温的上升将导致当前可可树种植区域不再合适可可树生长,而不得不向高山[详细]
1月2日讯 随着2018年第15届省运会日益临近,位于迁安亚滦湾农业生态公园内的思微远射箭基地刚刚投入使用,便进入到了紧张备战状态。射箭作为首次被列入省运会的比赛项目,唐山将[详细]
1月2日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日前闭幕。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进行部署。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