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热点聚焦

中国经济新任务开启农村“新未来”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可儿

  12月19日讯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情况下,其料将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年末一系列官方重磅会议上部署开启。

  目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提质增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中国确定为未来几年需着力抓好的重点任务之一。根据规划,中国乡村将展现新未来。

  城乡差距缩小 农村更“宜居”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中国经济新任务开启农村新未来

  中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新时代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农业农村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发展种养业,还要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要提高农民收入,还要让农民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老有所养,同时要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到宜居、宜业,能够吸引人们到农村创业,吸引城里人到农村度假、养生。

  发展规模经营 农业更“现代”

  乡村振兴根本还是要赋予乡村更强的造血能力。为此,中国正加紧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经营、创新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越来越多的传统农民将化身为家庭农场、“农家乐”、农产品加工厂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老板”或者转型为融汇新科技的“新农人”。

  根据近期中国官方的部署,记者梳理发现,中国在推进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以下几项要点。

  一是加强资金支持。中国官方提出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利用财政支持、税费减免、电价优惠这些政策,重点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二是发展绿色农业。宋洪远表示,当前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足,要进一步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化肥、农药等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

  三是让小农户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要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作为政府扶持政策的重要衡量指标,同时要引导和组织小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参与专业合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深改土地制度 农民更“安心”

  根据新的工作任务,中国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中国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姜云长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经济体制改革,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的配置为重点,把农村沉睡的资源、资产唤醒。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意味着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新政策确保了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目前,承包地、集体产权等确权工作正加紧推进,为即将展开的各项农村经济改革打下基础。农业部日前透露,2018年底完成全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没有悬念”。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一周来,河北张北县公会镇扶贫干部张洁已经第五次走访深度贫困村东号村的老乡家,询问、记录、确认每户村民的生活情况。随着中国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时间的迫近,像张洁[详细]
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2日发布,该公司华丽高速(华坪至丽江)项目部1日为工地上的200名丽江少数民族农民工过节,多民族一起联欢迎新年。当日,该项目部人员为来自公路沿线附近的少数[详细]
1月2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随着全球变暖,制作巧克力的原物料可可豆或将最快在30年内绝迹。全球气温的上升将导致当前可可树种植区域不再合适可可树生长,而不得不向高山[详细]
1月2日讯 随着2018年第15届省运会日益临近,位于迁安亚滦湾农业生态公园内的思微远射箭基地刚刚投入使用,便进入到了紧张备战状态。射箭作为首次被列入省运会的比赛项目,唐山将[详细]
1月2日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日前闭幕。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进行部署。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