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三权到户”打通农民致富的“任督二脉” 激活沉睡资产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以年

  11月22日讯 “不光贷款方便,一年下来比商业贷款少交近1万多元利息,哪敢想这样的好事。”日前,凭借一张不动产权证,李绍先顺利拿到15万元的农房抵押贷款,一家人脸上新添了不少笑意。

  李绍先家住青田县高市乡洞背村,想买农用卡车用于农业生产的他,一直因为资金问题愁眉不展,去年,青田县在全县大力推进不动产确权登记,他按程序完成登记办证后,用自家农房作抵押顺利拿到了一笔15万元贷款。

  如今,在丽水,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手中的“活资产”越来越多,便捷的“城式金融”在农村全面铺开,农民获得的金融支持与日俱增,创业热情不断增长。

  然而,在此之前,由于农村土地、房屋性质,农民一直面临着有房、有地却无法贷款的窘境。先行先试的丽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是一系列的现有法律、制度的束缚,改革行进难度可想而知。

  2014年丽水市成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丽水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前进指导方向。

  此后,丽水以“还权赋能”为核心,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农民手中最重要的“三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被逐步“激活”。

  中央在2016年出台“三权分置”意见之前,丽水市提前两年就已将农村承包土地和林地的经营权进行分离,创新发放“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为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林权抵押贷款提供基础。根据部署,2017年丽水市将完成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5万余本。

  “在改革过程中,丽水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金融改革紧密结合,通过系统推进确权颁证、价值评估、交易流转、风险分担、抵押物处置等机制建设,‘三权’直接到户,使得农村‘沉睡’资产被全面‘盘活’,有效‘变现’。”市经管中心副主任叶建军说。

  “三权到户”不仅激活了农民手中的资产,更让农民有了“底气”去实现梦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截至2016年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818.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2.6%。10年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0元,上升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096元,增速连续8年居浙江省第一。

  “农村‘六权改革’是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证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通过改革,可以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农村资源市场化、农民增收多元化。”叶建军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今年是农村改革的第四个年头,丽水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让全市农民畅享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