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村民红薯地里走出“致富路” 亩产超过一万斤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波

  11月24日讯 “今年真是个丰收年。俺地里的红薯个头都普遍比别人家的大,你看看,这大个的都有十来斤......”宋楼镇刘王楼村村民许若亮把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眼下正值红薯丰收季节,记者来到了村民许若亮的承包地里。十几亩的红薯地里,人头攒动,村民们忙着拉红薯秧、刨红薯、分捡红薯,还有现场加工红薯粉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村民红薯地里走出致富路

  据许若亮介绍,他是今年年初才承包下这块地开始种植红薯的,虽然是有近四十年红薯粉加工经验的老手艺人,但搞红薯大面积种植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刚开始自己心里没有谱儿,家里人也不看好,甚至周边的村民也纷纷质疑他能否种好红薯。不过,现在看来之前的担忧都是多余的,许若亮地里的红薯不仅个头大,而且产量高,据他估计今年红薯的亩产量不会低于一万斤。

  说起今年红薯高产的原因,许若亮非常激动。他说,这都多亏了我们宋楼镇的退休老干部孙益乡老同志,他给我介绍了一种叶面肥,在他的指导下,我在8月中旬的时候对田里的红薯进行了一次叶面喷肥,隔了10天左右又喷洒了一次,喷肥时间也都按他的建议选在晴天傍晚前进行,所以效果很好,红薯长得很旺盛。而且,跟其他人种植红薯方法不同的是,许若亮地里的红薯从不翻秧,整个种植过程都没有损伤茎叶,因此不但没减产,反而促进了红薯增产。


村民红薯地里走出致富路

  为了增加红薯的附加值,村民们大多都是将收获后的红薯精加工成粉条进行出售,而作为一个加工红薯粉丝的老手艺人,许若亮更是将粉丝加工的整套装备都直接安装到了地头上,这让他家地里的红薯不出地头儿就能被制作成粉丝,周边的很多村民也会把自家种的红薯拉过来进行深加工。

  据了解,将红薯加工成粉丝后,每斤能卖到15元的好价格,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种植红薯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村民增收致富,而且每年冬天的粉丝晾晒也成为农村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