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农产品触“网”销售 “土”货飞出白云深处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波

  11月28日讯 “今天天气真好,抓紧时间晒红薯粉,电商平台等着要货。”近日迎来阳光明媚的好天气,笔者在重庆市武隆区白云乡红色村洞垭口组看见,当地居民抓住秋日晴好天气,正在晾晒红薯淀粉。


农产品触“网”销售  “土”货飞出白云深处

  据悉,时间进入10月份后,全市农村地区农民朋友们便开始挖红薯。一部分农民挖红薯是为食喂养家畜,还有一部分农民则是为了制作红薯淀粉、粉条、苕皮等农副产品,然后通过农贸市场、农村电商、互联网“+”等渠道,进行“点线面、全方位”互动销售。

  这样一来,小小红薯通过加工以后,有效延伸了其产业链,提升了其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通过“摇身”一变,农民收入也“翻番”。

  据介绍,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鼓励群众充分利用陡坡地、撂荒地、巴掌地等闲置土地,采取轮种、套种、复种等方式,种植了品种优良、抗病能力强、高产优质的精品红薯共计5000余亩。既有效地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又让种植红薯这个传统产业真正成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该乡政府还采取“政府做媒+企业搭台+农民登台+互动唱戏”模式,全力支持并引导当地农民群众(含建卡贫困户),将传统的红薯通过加工后,制作成各种手工苕粉、淀粉、苕皮等农副产品,并借助电商媒介平台,让农产品触“网”销售,真正让农家“土”货飞出了大山。

  截至目前,白云乡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户,累计已完成代销、代购业务688笔,实现销售金额13.89余万元,帮助建卡贫困户代销农产品折合资金3.5余万元,有效助推当地“电商扶贫”行动,真正实现了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