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养殖五彩缤纷鸟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张

  原标题:五彩缤纷鸟共同致富路

  说起养鸟,很多人会把它看做娱乐消遣或是老年人的“专利”,可通城80后农民徐雄却把养殖鹦鹉做成了事业。

  “握手——左手,右手,上来……”近日,在通城五彩缤纷鹦鹉养殖专业合作社,徐雄正和心爱的鹦鹉互动,鹦鹉很听话,做着各种动作。

  今年36岁的徐雄出生在通城县五里镇陈谷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4年7月,从北京邮电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徐雄先后在上海从事砂布销售,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奋斗在都市,却恋着农村的山水,徐雄从小对鸟类有特殊的感情,一放假就喜欢到树林里玩,听鸟儿鸣叫。在所有的鸟类中,他最喜欢的是鹦鹉,因为他觉得鹦鹉通人性。

  2011年,徐雄花高价买了一只红葵鹦鹉。这只鹦鹉会说话,会表演,性格好。它只认徐雄夫妻俩,出门和进门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如果他们不搭理,鹦鹉的情绪会低落一整天。为了更好地饲养鹦鹉,徐雄考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

  2013年年初,徐雄决定将上海的生意交由妻子打理,自己回乡养殖、驯养鹦鹉。他认为,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和对观赏鸟的需求逐步提高,养鹦鹉将会成为有前景的行业。

  当年7月,他投资150万元,回到村里创办通城五彩缤纷鹦鹉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次性引进30对、价值50万元的鹦鹉种鸟,干起养殖、驯养鹦鹉事业。由于是第一次大规模养殖鹦鹉,没有任何经验,技术不过关,2014年上半年损失了价值6万多元的鹦鹉。整整两年时间,未繁殖一只鹦鹉。

  “创业第一年真是艰难,一无养殖、繁殖技术,二来鹦鹉对通城的气候不适应,三是缺乏资金,但凭着对驯养鹦鹉的热爱,我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徐雄感慨说。

  有了失败教训,徐雄请在美国的朋友帮忙购买养殖、驯养鹦鹉的书籍,花钱请人翻译成中文,认真学习和摸索鹦鹉养殖、繁殖技术。

  他天天守在合作社,细心观察鹦鹉的生长情况,严格管控养殖环节——鸟舍要经常清洗消毒防疫,煮熟的食物要放凉至室温后才能喂,生喂瓜果蔬菜要洗净、消毒,饮水早晚各换一次,必须用烧开冷却后的水……徐雄就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养殖鹦鹉。

  经过近3年探索,鹦鹉养殖取得进展。2015年,合作社繁殖500多只鹦鹉。

  2016年初,徐雄从德国引进一台先进的孵化器和保暖箱,孵化成功率达95%以上。目前,合作社鹦鹉总数达1500多只,价值500万元。

  合作社的成功,让徐雄在鹦鹉饲养爱好者QQ群和微信群的名气越来越大,找他合作的公司越来越多。

  2016年9月,一动物园负责人找到徐雄,要求购买价值20万元的鹦鹉,被他一口拒绝。徐雄表示,合作可以,但购买鹦鹉不行,因为合作社要扩大养殖规模,不出售一只鹦鹉。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合作社提供工作人员和鹦鹉,收取租金;动物园提供场地,收取门票。一年内,合作社从动物园获取60万元的租金,仅“十一”期间,动物园就卖出280万元的门票,双方实现共赢。

  目前,通城五彩缤纷鹦鹉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中大型鹦鹉36个品种共500余对,成功繁殖蓝黄金刚、红绿金刚、葵花鹦鹉、非洲灰鹦鹉等品种。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徐雄陆续接到武汉、长沙、岳阳等一大批动物园的合作电话,“未来5年之内,合作社争取鹦鹉数量达到5万余只,总价值达到5000万元,养殖规模进入全国前三,吸纳周边50户贫困村民就业,带领周边10多个村的百姓共同致富。”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