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跟着能人种植小香菇 农户打工数票票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红

  近日,在平顺龙溪镇龙镇村的瑞丰达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88个香菇种植大棚依次排开,厂房内,两台机器、十几名工作人员正井然有序地生产菌棒。进入香菇大棚,只见一根根菌棒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不少菌棒上已冒出菌芽……

  瑞丰达种植专业合作社杨艳卫说,原来跑运输,后来因为运输行业不景气,就学习种植香菇技术、试种香菇。2015年,杨艳卫种植香菇尝到甜头,共生产菌棒5万多根,经济效益接近十几万元。后来,他成立了瑞丰达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贷款和自筹资金,先后建起了18个香菇大棚。


跟着能人种植小香菇  农户打工数票票

  “产业扶贫需要带头人,这样才能尽快出效益,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龙溪镇副镇长马国斌介绍说。从谋划产业扶贫开始,龙镇村就在物色带头人,最后选择了有种植经验的杨艳卫。与此同时,该村积极争取扶贫产业资金,杨艳卫的香菇大棚从18个扩建为88个,种植香菇需要大量劳力,他优先聘用贫困人口。

  贫困户王建梅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去年7月至今,已经赚了2万多元。贫困户杨勇红今年50岁,现在的他不仅学到了一技之长,而且脱了贫、致了富。他说:“以前靠打零工和跑运输,一年到头也就混个温饱。如今跟着能人种香菇,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数票票!”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瑞丰达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使许多农户就地打工摆脱了贫困。目前合作社已吸纳27户贫困户,实现人均月收入2500元,而且多劳多得。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下一步,我将搞好香菇种植管理,延伸香菇的产业链,对想种香菇的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和服务,带动大家早日脱贫奔小康。”杨艳卫对未来信心满满。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