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造血式扶贫 为贫困户拓宽致富路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小

  12月14日讯 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党建引领,汇聚合力,加大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泰宁县新桥乡创新工作方法,致力于让贫困群众真正摆脱贫困。

  扶贫联络员走家入户

  新桥乡位于泰宁县西北部,闽赣交界之地,是市级贫困乡。摆脱贫困,始终是当地政府的重点工作。

  贫困户是谁、在哪里,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提与基础。

  新桥乡创新推行“三级联络员”工作制度,由乡分管领导、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共同组成“三级联络员”,走家入户摸清贫困户情况,提出各户脱贫方案。在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联系小额贴息贷款。

  36岁的潘忠应是新桥乡汾信村村民,因身体残疾,找不到合适工作,长期在家休养。几年前,又因妻子生病,全家欠下10多万元债务。得知潘忠应一家生活困难,扶贫联络员上门走访了解,安排潘忠应学习理发技术。经过免费培训,潘忠应成为一名理发师,走上自力更生道路。

  新桥乡还深入推进“党建+”精准扶贫模式,建立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形成帮扶网格,帮助贫困户制定具体脱贫计划。同时,通过吸纳致富党员带领贫困户发展生产。

  立足资源优势精准施策

  “上什么项目,能够帮助贫困户脱贫,这是我们经常研究的事情。”新桥乡党委书记吴天祥说,“不仅要精准帮扶,还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新桥乡属于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适合发展光伏发电。同时,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且不占用耕地和劳力,适合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贫困户脱贫。

  “贴息贷款5万元,投入光伏发电,一年可以分红3000元,这个政策非常好。”岭下村贫困户黄忠利说。

  新桥乡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力量,共同破解贫困户增收难题。目前,新桥乡已引进恒润食品、新兴米业、新宝笋竹等5家企业,联合祥鑫等现有企业,通过“公司+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优质稻、高山茶、莲子等经济作物2000余亩,培育现代竹业项目基地1000亩,带动90余人就业,贫困户户均每年可增收3000元。

  针对全乡有近半村民长期在上海、江苏等地经商务工的实际情况,新桥乡积极与泰宁上海商会、泰宁江苏商会等联系,由商会带领贫困户到外地务工经商,全乡已有13户贫困户通过商会引导、培训和资金帮扶,成功创业。

  推动贫困户创业

  新桥乡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根据乡情动态调整相关政策,切实增强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自我造血能力,长效性地推进精准扶贫。

  新桥乡东部的岭下村,曾因农业产业过于单一、规划不到位等问题,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省委组织部下派第一书记涂文进到岭下村履职后,通过“公司+农户”的做法,逐步改变岭下村农业产业过于单一的现状,实现产业多元,并通过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将其打造成乡愁文化浓郁的特色乡村。

  今年,新桥乡举办首届“大源傩”民俗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岭下村体验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在岭下村的红军食堂,游客们听着红军的故事,吃着村民们精心烹制的稻花鱼宴。岭下的稻花鱼、烤鱼干等特色农产品大受游客欢迎。

  岭下村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人来了,财气也就跟着来了。”村民严功梅看到村里游人一批接着一批,开始寻思着做一些旅游相关的产业,让自己的日子更上一层楼。

  新桥乡努力推动贫困户创业,投入50万元成立新桥乡扶贫担保基金,信用社按担保基金金额5倍的额度,向全乡贫困户发放贷款250万元。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