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他依羊舍而睡 34岁成为致富“领头羊”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阿宝

  12月13日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属热带季风性气候,日照长,光热充足,且植被覆盖率高,非常适合养殖黑山羊。在白沙,黑山羊养殖已然成为当地扶贫产业的首选,多个乡镇的黑山羊养殖已成规模,成功带动不少贫困户增收,甚至发家致富。

  白沙邦溪镇地质村委会南北沟村的谭汉平就是靠养殖黑山羊起家,在羊群里摸滚打爬不到两年,就成为了邦溪镇屈指可数的致富带头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名“领头羊”年仅34岁。

  为学养羊各种培训班他一个不拉

  黑山羊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小且营养价值高而被人们所喜欢。近些年来,黑山羊的销量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9月,海南省农业厅经过充分调研,出台了《海南黑山羊(东山羊)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下称《规划》)。根据《规划》,省发展改革委员会、省科技厅、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省扶贫办等多部门加大黑山羊产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省科技厅重点支持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省扶贫办将羊产业作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


他依羊舍而睡    34岁成为致富“领头羊

  2016年,省农业厅作为白沙邦溪镇的扶贫挂钩单位,免费为邦溪镇的群众提供黑山羊种羊,以期达成规模化养殖,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时年33岁的谭汉平领回了几十只种羊,开始了他的养殖创业之路。

  此前,谭汉平主要靠种植甘蔗、地瓜之类过日子,不愁吃穿,但也谈不上富裕。之所以养羊,主要是他有想法——“总要忙起来才好”。

  从未接触过羊,怎么养?学!谭汉平一边请教省农业厅和邦溪镇的专家,一边忙着参加各种培训班。在邦溪镇委组织委员王文博的印象中,邦溪镇里乃至县里举办的各种专业种养培训班,谭汉平一次也没拉下,他总是早早的到,认真听讲,做好记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谭汉平很快掌握了喂养种羊的一般技巧。但是,头一回碰到羊生病时,谭汉平也慌了手脚。好在镇里专门为他配备了一对一的防疫员(兽医),教他如何用药,如何防疫。

  他把家搬到荒地里,与羊为伴

  万事开头难。学会了养羊,更大的难题在等着谭汉平——羊舍。

  规模养殖必须要有羊舍,请人来建羊舍费用太大,怎么办?谭汉平还是一个字:学。

  他不辞劳苦到各地去参观学习,抽空找各种关于相关视频来看,然后回家自己动手建起了羊舍。

  一个月后,羊舍建起来了,种羊们总算有了自己的窝,谭汉平也省下了约3万元的工钱。

  可谭汉平一口气也没歇,他接着开始了更大的“工程”——在羊舍边上搭建一间小屋,方便自己看守着羊。

  谭汉平的羊舍建在南北沟村一片荒芜的山地上,周边一户人家也没有,到处都是野草。“这块地本来就是我们家的,不利用起来,就浪费了。”谭汉平说,地方虽然荒芜了点,但只要肯动手,还是可以像个家的。

  在搬家这件事情上,谭汉平的妻子不但没有反对,还主动帮着他一起动手搭建房子。“砖是自己运过来的,横梁是自己砍伐来的,连电线水管也是我们自己拉的。”谭汉平看着自己的“新家”,一脸自豪地说。

  走进谭汉平的“新家”可以看到,院子很宽,房子很小,主要是为了给羊群让出活动空间。房子距离羊舍不足10米,站在房子门口可闻到羊粪便的味道。

  “晚上还有很多蚊子呢,习惯了就好。”谭汉平说,他带了15户贫困户一起养羊,但贫困户们只需要入股就行,平时不需要来干什么活,等着年底分红就行。

  今年59岁的符建清是入股者之一,他说:“我老了,什么也干不了,年底也能有1200元分红,可以的了。”

  他还组建工程队,“兼职”修路建房子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朴实、稳重、肯吃苦,在群众中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这是邦溪镇委组织委员王文博对谭汉平的评价。在王文博看来,年轻人肯干已经难得,更难得的是谭汉平还学会了多门技艺,懂得很多“门道”。


他依羊舍而睡    34岁成为致富“领头羊

  在谭汉平的“新家”可以看到,窄小的屋子里堆放着很多农具,特别是几口大缸十分引人注目。“这是用来酿酒的。”谭汉平有些腼腆地说,他会酿酒,酿上几大缸要卖一段时间才能卖完,因此屋子里经常满是酒香。他还会养猪,院子外围还种了些木豆、柚子。

  “这些活你怎么做得来?忙得过来吗?”

  “养猪养羊的活并不重,酒酿好了要卖上一段时间才能再酿,外面种的那些木豆之类的记得浇水就行,这里土壤好,不用怎么去管它们自己会生长。再说了,不是还有我老婆帮着嘛,呵呵。”谭汉平说着的时候,院子外面传来“咩咩”的羊叫声。

  “我老婆放羊回来了。”谭汉平说,前段时间卖掉了一些羊,现还存栏约一百只。

  赶羊入栏,谭汉平交代媳妇几句,电话响起,他又要去外面干活了。

  原来,谭汉平还组建了一个小工程队,拉了几个村民入伙,承接修路盖房子之类的建筑活。“这种活也不是经常有,嘿嘿。”谭汉平憨笑着出门而去,走到院子门口看到一些羊粪便,他用脚将羊粪便往边上扫了扫,一双破旧的凉鞋露出黑黑的脚趾头,满是泥土。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