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安徽:找到“金钥匙” 打开致富“百宝箱”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柯

  12月19日讯 今年,安徽预计会有1000多个贫困村出列,位于大别山区的桐城市石窑村就是其中之一。石窑村300多户村民中,曾经有一半以上是贫困人口,产业底子薄是致贫的主要原因。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当地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发展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特色的产业脱贫之路。

  这里是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的产业扶贫基地,当地通过流转村民的荒山,在这里种下了500多亩的白茶,现在村民正趁着冬闲季节,对土地进行深翻,为来年施有机肥做准备。

  从2015年刚开始试种白茶时不足1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500多亩,最早参与进来的贫困户齐龙江,可以说是见证了当地产业脱贫带来的巨大变化。

  安庆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 村民 齐龙江

  山还是我家山 收入翻了好几倍了

  记者:具体是哪几项收益呢

  山林流转 我家20多亩 一年1000多块钱 加上我在这上班 一年四五万块钱

  齐龙江告诉记者,这片荒山地以前村里试验种植过传统绿茶,因为土壤气候不适宜效益不高后来放弃了。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引进农业企业考察测量后发现,这里的土壤适合种植高山白茶。

  安庆桐城市双创农业科技公司 总经理 金少清

  我们采取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模式 不但提供种植技术 并且负责销售等一体化运作

  然而一开始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却不高。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访后发现,主要原因是村民大多数缺资金、缺技术,为了精准施策,村里规定,只要积极参与村里产业发展的,将会优先享受到小额扶贫贷款、专家技术帮扶等政策。

  安庆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 村民 齐龙江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 我们也有信心做这事了 我也带动20户贫困户一起发展

  通过采取这种村里引导,贫困户互相带动的模式,石窑村还发展了高山蔬菜种植、林下畜禽养殖等10多个产业,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也由当初的200多户减少到了现在的不足10户。

  安庆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扶贫工作队 副队长 王鹤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坚持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通过技术资金帮扶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了 同时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让他(们)尝到了 我通过产业发展有稳定收入 能够稳定脱贫

  为了让大家致富的步伐更快一些,这个村还加速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将村里的资源资产盘活,成立村级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贫困户方玉清依靠村里产业发展和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今年光荣脱了贫,盖起了新房,扶贫工作队就动员她把家里改造成民宿,参与到村子里的旅游产业发展中来。

  安庆桐城市黄甲镇石窑村 村民 方玉清

  我们现在发展这个民宿 分红有1000多块钱 经营好了一年也有两万多块钱的收入 到时候就可以把老公喊回来一起发展了

  通过广泛整合村里的资源资产,石窑村还谋划成立了生态体验旅游公司、劳务公司等5个村级企业,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接近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预计会突破7000元,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的目标。

  安庆桐城市黄甲镇脱贫攻坚指挥部 负责人  雷樹

  十九大对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新的规划和部署 更增加了我们的信心和干劲 我们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实施好脱贫攻坚项目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石窑村的脱贫攻坚有了内生动力。通过实施农村三变改革,更加快了村民由脱贫迈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在当前的脱贫攻坚过程中,除了坚持精准扶贫,实施好脱贫攻坚项目,还要不断地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