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西安现代都市农业 让百姓脱贫致富吃上“定心丸”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以年

  12月17日讯 昨日,“产业脱贫访市长”采访团来到蓝田县九间房镇,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亭到这里来了解贫困户相关情况,偶遇正挖莲藕的田家村贫困户王西峰,“又见到你了!胶鞋漏不漏水啊?这次来见到你,感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身体好了,要多干点活身体才健康。”杨广亭跟村民打过招呼后,回过头对我们说:“我就是联系这一块的。”

  产业脱贫 都市农业服务城市富裕群众

  为了发展好都市农业,西安市进行了系统谋划,确立了“服务城市、富裕群众、优化生态”的目标,立足实现一个转变:农业由产量提升向提升质量效益转变。


西安现代都市农业 让百姓脱贫致富吃上“定心丸

  “在重点的工作措施上突出四抓:抓农业格局的布局;抓都市农业园区;抓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各种现代都市农业支持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的建设。”杨广亭说,西安市确立了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南横线都市农业产业带、沿渭都市农业产业带、渭北农业产业带,以及白鹿原都市农业片区、周至猕猴桃片区、鄠邑葡萄片区、长安鲜桃片区、临潼石榴片区、临潼奶牛片区、蓝田肉鸡片区的“一园三带七片区”。通过“一园三带七片区”对西安都市农业形成了整体的发展格局。

  “已经培育了409个各类都市农业园区,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9个,总面积超过了88万亩,形成对西安都市农业的强大支持。”杨广亭说,在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上,现在已经有600多户家庭农场,70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都市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脱贫举措 依托都市农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西安市产业脱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依托都市农业的发展,引导更多的都市农业向扶贫领域去聚集,发挥都市农业发展对脱贫的示范带头作用。杨广亭介绍,“在产业脱贫方面我们谋划了‘十大产业’,就是依托周至猕猴桃苗木花卉,依托鄠邑区葡萄、长安的鲜桃,依托临潼的石榴、蓝田食用菌等十种新型的业态,用西安优势都市农业产业,形成脱贫的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鼓励现有的农业企业向脱贫领域去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我们提出在脱贫过程中着力培养100家都市农业园区和新兴市场主体。”杨广亭说,西安市强化政策的扶持引导,对每户都安排1万元产业扶持基金。同时采取龙头现代企业的帮扶,推动产业扶贫发展。“比如西安市城投集团发挥自身优势,引导挖掘出千亩荷塘、千亩金银花、千亩花椒‘三个千亩’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公司的力量动员群众共同参与,走上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

  扶贫打算 让产业发展成群众奔小康的钥匙

  如何解决产业规模偏小的问题。杨广亭说,西安市提出“联片产业、联村党委、联户发展”的“三联”现代农业产业扶贫的路子。“希望这个路子的实施,既能增强西安农业发展的水平,又能真正使农业产业在脱贫帮困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西安市已经确定了2018年高标准、全面解决贫困问题的目标,到2018年底西安市的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户脱贫。”杨广亭说,现在就是要把西安之前形成的产业扶贫方面的“联片产业、联村党委、联户发展”更快地推广,使之成为西安市产业扶贫的一个有特色的做法。“通过‘三联’模式的推广,再加上现在的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以及异地移民搬迁等相关措施,西安市明年两万多户群众5.4万人脱贫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杨广亭说,设想在明年脱贫以后,帮扶措施继续加强,脱贫工作队转变为奔小康工作队,把现在产业帮扶继续下去,使产业发展真正成为解决群众脱贫奔小康的“金钥匙”。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