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呼和浩特“现代农业”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可儿

  12月25日讯 “以前我们是靠自己的双手种地,没有新型种植技术,现在区政府出资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给我们盖大棚,还配了技术特派员指导技术,技术有了提高,种植的蔬菜瓜果收成也好,销路也不用愁,收益越来越高了,生活也一天比一天红火。”呼市赛罕区根堡村的村民巴润平高兴地对记者说。

  呼市赛罕区金河镇是呼和浩特主要蔬菜种植基地,目前有5000多个温室大棚种植水果、蔬菜。根堡村就是其中一个技术创新基地,往年因为技术不更新,所以产量并不理想。今年,通过赛罕区政府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及种植专业合作社来服务现代农业,有效地保障了首府市民对水果蔬菜的需求量及供应季延长的需求,带动现代农业走进新时代。


现代农业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广荣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农民的大靠山。合作社社长薛爱德说:“合作社共24位员工,22位是当地村民,我们租用周边农民的大棚,给他们租金,反之再雇佣农民与我们合作,现在合作社带给他们的工资收入达到每月3000元。并且合作社真正地实现了全园区水肥自动化管理,今年我们独立出资引进了水肥自动化设备,通过中央控制室就能掌握共60个大棚的所有数据,只要轻轻一点数据屏,就可以把配比好的肥料和达到温度的水通过管道输送给各棚室,以前的灌溉施肥整个流程模式至少需要8个人操作,现在只需一个员工就能操作完成整个灌溉施肥流程,大量地节约了成本,而且病虫害少、植株旺盛、果实丰满。水肥自动化管理系统在灌溉中可节省40%的水,节省30%左右的肥料。我们还有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真正地达到一公里配送,24小时送达,实现了‘坐到家里就能吃到刚采摘的无公害、有营养的新鲜果蔬。”

  根堡村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喜印介绍:“今年7月,我们引进了光碳核肥新型清洁肥料,也称二氧化碳捕集剂。通过自动化设备把肥料喷洒在植物叶面上,来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让植物充分吸收和利用。此肥料不会产生化学残留,生长出的瓜果蔬菜可达到绿色有机标准,其成本较传统肥料低十个百分点,产出则会提高10%到20%,现在光碳核肥被陆续应用到100多个蔬菜大棚里。”

  除了像根堡村一样的现代农业发展以外,赛罕区观光农业发展也有声有色。如今,赛罕区都市现代农业园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园区里的南方热带植物、各种奇异花草多达6800多种。据都市现代农业园董事长王占绪介绍,园区以旅游观光、采摘、科普教育、餐饮融合发展,带动了周边2000多户农户就业。

  据悉,2017年赛罕区解决了闲置的1000多亩空棚,投入6000多万元进行道路修缮、棉被更新、棚膜更换、低压管道架设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呼和浩特现代农业侧重于经济化、机械化和科技化,利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使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真正地实现了农民致富新时代。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