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行业动态

IMF和世行公布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更新评估报告 积极评价中国银行业监管成效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初之

  本报北京12月7日讯 记者张末冬报道 2017年12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公布了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更新评估核心成果报告——《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中国金融部门评估报告》以及包括《关于中国遵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详细评估报告》在内的3份国际标准与准则执行情况报告。

  中国银监会高度重视更新评估工作,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在人民银行统一组织和协调下,积极参与了系统性风险和宏观审慎政策、压力测试、危机管理、普惠金融、问题贷款处置等多个领域的评估工作,并牵头接受了评估团对照巴塞尔委员会2012年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开展的银行业监管有效性评估。与之前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相比,2012年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借鉴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的最新成果,吸收了历年来相关评估经验,对有效银行监管的要求大幅提升。

  作为“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团从监管规制的制定、实施到效果对中国银行业监管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评估。《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报告》《中国金融部门评估报告》以及《关于中国遵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详细评估报告》均认为,中国银行业监管高度遵循国际标准。《关于中国遵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详细评估报告》还指出,修订后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标准更为严格,但银监会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评估报告充分肯定了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监管取得的成效,指出银监会在面对行业快速发展和国际监管改革不断推进的双重挑战下,作出了果断反应,主要体现在随着银行业规模显著扩大、业务日趋复杂,银监会在监管方面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紧跟国际监管改革步伐,通过持续完善监管规制、优化监管方式方法、强化监管技能、加强监管沟通等方式,不断完善银行业监管实践。一是发布了一系列银行业监管规章,积极实施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资本、杠杆率、流动性等国际监管标准。二是完善了银行业公司治理、全面风险管理、并表监管、内部控制和审计等一系列监管指引,督促引导银行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三是持续改进监管流程、丰富监管工具、更新监管方法,不断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四是积极应对外部形势变化带来的新问题。随着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发展,银监会针对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加强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监管套利和不规范经营等问题。此外,报告还对银监会扎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一步加强市场沟通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同时,报告认为,中国金融体系日益活跃和复杂,仍面临一定的潜在风险,中国当局高度重视并已着手采取有力措施防控风险。评估报告对进一步改进银行业监管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充实监管资源、加强监管协调等。

  下一步,银监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研究和借鉴“金融部门评估规划”合理建议,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围绕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防控金融风险、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三大重点领域,持续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银行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

相关阅读

近日,海航现代物流集团与天津市政府签署第四次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海航集团与天津银行、赛伯乐绿科、方正证券三大金融机构共签订8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签约金额分别为200亿[详细]
近日,长安银行与海航现代物流集团签订200亿元金融服务合作,签约仪式上,陕西省金融办主任周彬县、长安银行董事长毛亚社、海航现代物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亮等出席签约[详细]
本报讯 记者孟扬报道 记者日前从中国工商银行了解到,该行充分发挥金融与科技双重优势,创新打造“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精准扶贫模式,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据统计,仅在四[详细]
记者获悉,为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中国农业银行日前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三农”信贷业务责任认定与尽职免责规定(试行)》,立足互联网金融业务[详细]
本报记者 傅苏颖  作为中西部城商行中的佼佼者,近20年来,长沙银行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时至今日,长沙银行已成长为湖南最大的法人金融企业。  据悉,1996年6月和1997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