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性门户网站 - 权威媒体|外宣窗口
近日,货拉拉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聚焦可持续发展的圆桌论坛,邀请行业专家与学界大咖齐聚一堂,探讨平台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实践和趋势,同时发布了《货拉拉社会责任行动报告(2013-2024)》。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平台有40%的订单通过新能源货车完成,减少约142万吨的碳排放,累计为社会提供700万个灵活就业机会,彰显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积极努力与成果。
“履职”社会责任应顾全利益相关方
会议开始,作为研究社会责任方面的专家,李丽抛出“平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怎么去识别?要涉及哪些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等核心问题,她认为平台型企业应该根据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具体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判定。
李丽的观点得到了圆桌论坛上的其他与会专家认可,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晓波先生认为,100万月活司机是货拉拉最大的利益相关方,其做了很多司机权益保护工作,比如成立了保障委员会、关怀基金,对伤残病的弱势群体也做出了一些规划和支持,可以说货拉拉在ESG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为司机权益保护提供样本
《货拉拉社会责任行动报告》披露了货拉拉在司机权益保障、科技赋能物流、助力社区发展,以及践行绿色低碳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为平台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企业样本。
货拉拉《报告》显示,累计为近700万货车司机、搬家师傅和跑腿小哥提供灵活就业机会。为解决货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货拉拉在2021年成立了司机权益保障委员会,推动平台规则优化,升级司机保障,建立良好司机生态。
2022年,货拉拉成为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的平台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参保新老司机逾156万,平台协助司机申请理赔近1000名。2022年,货拉拉上线“安心运”司机权益保障计划,仅2023年针对发货人爽约、失联或拒不支付等情况,为司机补贴及垫付超1000万元。
科技赋能实现“物畅其流”
货拉拉在过去十多年利用科技力量成功提升了货运的安全和效率,开发的“智慧大脑”系统不仅实现了人、车、货、路的精准匹配,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而且通过AI安全防控系统对货运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识别和干预,2023年的零受伤运营率达到99.9997%。
会上,北京货拉拉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慕林杉介绍,货拉拉利用平台完成大量交易数据,建立市场领先的人工智能定价和订单配对机制以及排程算法。“我们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汽车容量、交通状况和实时货运需求分配最适合的订单给司机伙伴。通过完善配对过程,大大降低了司机的空驶里程,避免不必要的燃料消耗及废气排放。”
此外,随着新能源货车的逐渐普及,同城货运也正式迈入“新能源时代”。《报告》显示,货拉拉平台上的新能源货车比例不断攀升。过去一年中,货拉拉平台有40%订单是由新能源货车完成,相比油车减碳142万吨。
用“公益运力”反哺社会
当下,平台型企业也成为反哺社会的重要力量。货拉拉于2023年7月在北京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成立北京货拉拉公益基金会,主要专注于助学、助困和灾害救助三大领域,积极回馈社会。同时,货拉拉通过“公益运力”模式,在2018年潮汕水灾、2021年河南水灾、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2024年辽宁葫芦岛洪灾等多次自然灾害事件中,提供了关键有效的救灾运输服务,体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
近年来,货拉拉不断创新货运解决方案,实现了业务上的“从无到有”,更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保障司机权益到投入参与公益实现,实现了平台企业“履职”社会责任的“从有到优”。未来,货拉拉将进一步优化运输结构,减少碳足迹,积极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