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专家解读

专家建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产融合”是最佳途径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小张

  30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都)高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都市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周培认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一产、二产、三产融合,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最有效途径。而发展农村新兴服务业,如生产性服务业、农村生态增值服务业,是推进农业三产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我国经济实力已增长到世界第二,贸易额也位列世界前列,但农产品贸易仍然是逆差状态,农业竞争力堪忧。”国家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说。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至12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1845.6亿美元,贸易逆差385.8亿美元。


专家建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共识。张天佐认为,目前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应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为契机。他表示,根据经验,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食品消费结构变化显著加快的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现在消费的农产品从以温饱型为主体的食品消费格局正在向风味型、营养型、便捷型甚至功能型的方向转变,这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面临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张天佐提出了目前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方向:发展食品加工的装备制造业,减少对关键加工设备的进口依赖;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可减少每年产后损失数千亿元;发展主食工业化产业,适应人们现在主食消费的方式由家庭制作向依赖于社会化供应方式的转变;发展休闲食品业,该产业年均加工产值在6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至7000亿元,且年均增长速度达15%;发展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综合利用,可减少资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信息化。“大数据、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使信息化成为当今经济社会最活跃的生产力。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将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持久的推动力。”李金祥说。

  他认为,信息化技术与现代农业可紧密结合:大数据可以优化农业供给侧资源配置;电子商务可以催生农业供给侧新动力;“互联网+”可以驱动供给侧跨界融合;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助推供给侧质量安全。他表示当前应构建国家农业大数据中心,推动农业资源要素数据共享,强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开展试点并推广加速信息化进程。

  周培说,“以美国为例,在食品创造的价值中,农业实际上占比仅为10%,其余90%的价值都是非农经济领域创造的价值。一个农民在农产搞生产,其余9个人要从事农用生产资料服务、农产品加工与销售服务。”他认为,目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加强产前规划设计、农资配送、产中的耕作、田间管理和技术咨询,产后的加工销售、物流等服务业。

  周培表示,农村生态增值服务业应做到产业创新。“法国的农业旅游收入相当于整个国家旅游收入的20%,我们国家也在推农业旅游,比如农家乐,可是农家乐发展到今天还有很多问题,它的形态比较雷同,而且创新性不够强,缺乏创意。”周培表示,农村应根据自身市场与交通情况,针对性地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养老等多层次、多功能产业。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近年来,猪肉消费逐渐增多,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以适度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养殖业应运而生。然而,猪吃的饲料有管理要求吗?猪长得快,是被催肥的[详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焦点。围绕乡村振兴,会议首次提出“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调“破除一切束缚[详细]
12月28日讯 入不敷出成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热心村今年的“关键词”。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全国百强村”“江西第一村”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热心村村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详细]
12月28日讯 据报道,入冬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涨势不断,专家表示,当前玉米供求关系并未扭转,玉米库存仍亟待消化,需有相应顶层设计解决结构性矛盾。农业部数据显示,12月第2周全国玉米平[详细]
近日,一批专家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高培村田间地头,手把手给群众传授讲解钩藤的生理特性、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管理,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掌握钩藤科学栽培及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