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专家解读

专家学者三聚贵州黔东南 再议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青青

  11月26日讯 昨日晚,2017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拉开序幕,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学者、相关机构代表等近200余人相聚一堂,将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发展及传统村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传统村落真实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的乡村社会生活,是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主流文化的冲击,传统村落衰落,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冲突也是越演越烈。


专家学者三聚贵州黔东南

  “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自2015年举办首届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取得了多项成果,成为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互交流合作的创新载体。

  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会上发布了《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宣言》和《推动黔东南苗族村寨侗族村寨加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倡议书》;第二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成功打造了8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村。

  本届峰会以“保护·传承·发展——传统村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主题,总结前两届峰会成功经验,继续在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上攻坚克难,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复苏传统村落,传承农耕文明,持续激发传统村落的发展活力,不断推动传统村落活态保护,深入探索传统村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学者三聚贵州黔东南

  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司长卢英方表示,“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已是目前国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大会。中国自2012年起抢救性地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以来,经过5年努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进展,实现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发来视频贺信,祝愿本届峰会圆满召开,并表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贵州是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贵州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寨有545个,占全国的13.15%。贵州省副省长钟勉介绍,贵州十分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已取得显著成效。村落环境得到整治,文

  化风物得到保护,山水风情得到展现,人文风俗得到弘扬,民居风格得到保留,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传统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满着时代活力。

  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在黔东南州,以苗侗族群聚居为主的传统村落,或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星罗棋布、交相辉映地散落在灵秀山水之间,诠释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景象。

  黔东南州委书记黄秋斌表示,峰会的举办将汇聚起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发展在理论成果上有创新,在制度成果上有突破,在实践成果上有成效。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近年来,猪肉消费逐渐增多,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以适度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养殖业应运而生。然而,猪吃的饲料有管理要求吗?猪长得快,是被催肥的[详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焦点。围绕乡村振兴,会议首次提出“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调“破除一切束缚[详细]
12月28日讯 入不敷出成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热心村今年的“关键词”。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全国百强村”“江西第一村”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热心村村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详细]
12月28日讯 据报道,入冬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涨势不断,专家表示,当前玉米供求关系并未扭转,玉米库存仍亟待消化,需有相应顶层设计解决结构性矛盾。农业部数据显示,12月第2周全国玉米平[详细]
近日,一批专家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高培村田间地头,手把手给群众传授讲解钩藤的生理特性、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管理,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掌握钩藤科学栽培及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