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专家解读

专家种植户手拉手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静云

  11月24日讯 “当气温低到8℃的时候,可以根据作物高矮加盖小棚等覆盖物进行多层覆盖保温,如果气温低到6℃时,那就需要采取临时加温措施,避免蔬菜被冻坏了。”近日,在璧山大路街道高拱村一蔬菜基地内,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技人员何平正为种植户李华讲解冬季蔬菜管护要点。

  听完技术人员的讲解后,李华连连点头。

  李华告诉笔者,他2012年大学毕业后,回乡承包了高拱村的几十亩土地,用来种植各类蔬菜。“最初的时候连播种时间都把握不好,第一年投入20万元,几乎全部打了水漂。”正在苦恼之际,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对李华进行了点对点的帮扶。

  “在了解情况后,我们一是对其蔬菜品种的选择进行了指导,另外就是长期为他提供技术指导。”何平告诉记者,在品种选择上,建议李华弃掉常规品种,而是根据璧山气候、土壤等情况,重新选择一些优良品种。同时,在农作物入土后,还随时查看植株长势、病虫害发生情况,针对农作物长势情况分别为李华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药物,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李华的蔬菜基地逐渐步入正轨,创建了品牌。去年,基地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余亩,蔬菜年产量可达850吨,纯利润达30余万元。

  “有了农业专家的指导,我家的蔬菜长势良好,年年丰收!”李华开心地说。

  通过与专家的拉手,种植户鼓了腰包,也间接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在璧山区,像李华一样得到帮助的种植户还有很多。

  近年来,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园区+科技创新团队+新型农业主体”为技术扩散途径,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作物健康成长“贴身服务”,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技术保障。截至目前,现已推广新技术48项,农产品优质率达85%,农产品商品化率达90%,累计新增产值1.9亿元,就近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2万余人,示范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1755元、19210元,位居重庆各区县前列。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近年来,猪肉消费逐渐增多,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以适度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养殖业应运而生。然而,猪吃的饲料有管理要求吗?猪长得快,是被催肥的[详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焦点。围绕乡村振兴,会议首次提出“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调“破除一切束缚[详细]
12月28日讯 入不敷出成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热心村今年的“关键词”。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全国百强村”“江西第一村”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热心村村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详细]
12月28日讯 据报道,入冬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涨势不断,专家表示,当前玉米供求关系并未扭转,玉米库存仍亟待消化,需有相应顶层设计解决结构性矛盾。农业部数据显示,12月第2周全国玉米平[详细]
近日,一批专家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高培村田间地头,手把手给群众传授讲解钩藤的生理特性、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管理,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掌握钩藤科学栽培及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