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国内资讯

自动驾驶 汽车界CEO的春药or毒药?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天瑜

  大西洋(行情600558,诊股)两岸,年岁相隔不过两年的职业经理人在今年相继因自动驾驶扩张步伐而被董事会驱逐,在任期未到之时黯然离场。

  他们分别是采埃孚前任CEO斯特凡·索默(Stefan Sommer)和福特前任CEO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对未来的“野心”驱使他们不计成本的投资,忽略现下的收益,最终激怒股东。毋庸置疑,他们是创新者,但是也因此被迫离开自己下了大赌注的新兴领域。

  一连串大幅扩张

  采埃孚是世界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福特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制造商,若论规模,它们自不遑多让,身为“百年老店”坐拥世界市场和资源。这决定了,一方面它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率先感知到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大象转身”的困难性,随时面对着不确定的未来、各怀心思的股东或管理层、对头的压制等等压力。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21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概念传遍全球大街小巷,人人口中都会念叨一句互联化,传统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化、智能化、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成为汽车行业内的热词,公众熟悉的科技巨头谷歌和苹果迈步跨入汽车行业,对车界大佬们发出挑战书。

  应战还是坐以待毙是一个非常容易的抉择。采埃孚和福特无比了解传统制造业的短板,也清楚新兴技术能够带来的商业潜力。

  正如菲尔兹在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时所述,“汽车的自动化将定义下一个十年,我们预测自动驾驶汽车将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就如同100多年前福特汽车发明的流水线那样”。将自动驾驶看作是百年前的流水线,可见在菲尔兹的心中新兴技术所处的地位。

  为了尽快改变企业思路和路线,与时代并行,索默和菲尔兹分别启动了采埃孚和福特的烧钱之路,投入巨额资金扩大与汽车智能技术和自动驾驶相关的业务。

   2014年采埃孚斥资135亿美元收购美国天合,并将其整合为主动与被动安全技术事业部。这次并购使采埃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逐渐清晰明朗。

   完成对天合的收购后,采埃孚再于2016年收购了Ibeo汽车系统公司40%的股权。后者是激光雷达和环境识别软件开发领域的领军企业,客户遍布全球主要的车企。

   今年,采埃孚宣布收购德国Astyx Communication & Sensors公司45%的股权,共同研发短距与长距雷达传感器。

   2016年3月份,福特创建了Smart Mobility智能移动子公司,用以投资新兴的移动出行行业。

   同年福特向美国硅谷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投资7500万美元,以应对自动驾驶领域白热化的竞争。谷歌无人汽车研发测试所使用的激光雷达就是来自Velodyne。

   同年8月,福特宣布收购SAIPS,这是一家来自以色列的专注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公司。

   同年9月,福特收购了位于硅谷的通勤服务公司Chariot,且宣布到2017年年底,Chariot将把业务拓展到八个城市中,其中还涵盖美国地区以外的一座城市。

   2017年福特将在自动驾驶车、汽车和自行车共享等移动出行服务等所谓的“新兴领域”投资颇多。2月份,该车企宣称,未来五年内将为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rgo Al注资10亿美元,共同开发无人车的“大脑”软件。福特定下2021年推出一款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目标,Argo AI即为它开发一款人工智能的虚拟司机系统。

   而在上述投资和收购过程中,福特一直在改造旗下迪尔伯恩办事处,打造绿色、现代化、高科技、硅谷式园区,推动创新,驱动公司向汽车移动公司转型。整个迪尔伯恩办事处的转型需要十年时间,涉及70栋建筑和30,000名员工。

  索默和菲尔兹意欲通过一系列大手笔的收购,逐渐使企业减轻对内燃机车的依赖,成为汽车变革中走在最前方的佼佼者。但是丰满的理想背后往往是现实的骨感。

  与股东利益越走越远

  激进扩张引发股东的担忧,权利内斗中索默和菲尔兹均未抵挡住股东的讨伐,向来支持他们的董事会也选择抛弃他们。

  采埃孚内部对企业未来走向发生分歧,以索默及其盟友采埃孚董事会主席Giorgio Behr为首,通过几近疯狂的收购和扩张模式,抢占自动驾驶领域的高地。然而,由德国腓特烈港市支持的齐柏林基金会作为大股东要求索默以公司利润为重,保护股东的利益。采埃孚优先考虑的应是如何偿还155亿美元的债务。

  采埃孚前任CEO索默

  在股东逼迫下,采埃孚董事会并未坚持已有的发展路线,甚至Giorgio Behr也成为权力斗争的炮灰,被迫下台,让位于曾担任奥迪与宾利CEO的Franz-Joseph Paefgen。不过一个月,索默也惨遭驱逐。

  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针对扩张和收购,采埃孚管理层和腓特烈港市一直存在冲突。此次Behr和索默的离开都与德国腓特烈港市长Andreas Brand密切相关。早在索默试图收购商用车零部件供应商Wabco控股时,Brand就已非常不满,称该收购“不计后果”,且阻止了交易。

  福特情况与之极为相似,执行董事会对股价锐减表示不满,对菲尔兹施加压力,令其解释公司股价跌落的原因,以及计划如何扭转局势。芝加哥投资公司晨星(Morningstar Inc)分析师David Whiston指出:“这是福特董事会首次表现出对菲尔兹失去耐心。该车企股价过去数年连续受挫,使董事会非常失望。菲尔兹可能会因此遭受严厉的拷问。”

  即使革新曾一度受到董事长比尔·福特为代表的福特家族的肯定,在菲尔兹面对质问时,比尔·福特公开对他表示包容和支持,但是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多,账面数据一再下滑,今年的利润预计将下降至90亿美元时,比尔·福特动摇了。

  菲尔兹和索默这两位试图革新的职业经理人陷入同一种困境,“他们进退维谷,一面提供符合当下需求的产品,获取盈利,一面放眼未来,为自动驾驶投入巨资,却无法很快获取回报。”

  当股东群起抗议之时,这些职业经理人最先被围困,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福特前任CEO马克·菲尔兹

  梦想就此搁置?

  领头人遭撤职,是不是代表着采埃孚和福特将放弃向自动驾驶的转型呢?恐怕未必,只是形式势必将发生变化。

  索默离开后,其曾经的副手康斯坦丁·萨奥尔暂代CEO一职,直至采埃孚选出合适的继任者。采埃孚宣布索默的离职消息后,一名工程师不禁向当地媒体表示担忧:“我不确定索默究竟是不是正确的CEO人选。他构思的是一家全球性的跨国企业。但是,腓特烈港所思却与之恰恰相反。”政客、市民以及部分采埃孚员工甚至不解“为何采埃孚需要改变”。

  福特方面,时年62岁的韩恺特(Jim Hackett)接替菲尔兹,任职福特汽车总裁兼CEO。他们的就职使前任的业务布局前景陷入未知中。

  福特现任CEO Jim Hackett

  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令外界猜测,采埃孚将退出索默极具野心的自动驾驶布局中。但是,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采埃孚发言人在邮件中表示:“采埃孚将忠于自身制定的战略。”Paefgen则直言:“现在正处于汽车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当务之急是专注于我们的业务和未来汽车业的转型,并尽快稳定下来。”

  不仅如此,采埃孚表示,它将利用明年1月份的CES展和底特律车展显示其最新技术,“采埃孚依旧在转型,推动移动出行大趋势向前发展。”

  但是,索默的离开已为接任的CEO敲响警钟,可能会使他们刻意放缓脚步。不由得令人发出疑问,采埃孚将怎样保持现下的势头,变动是否会让竞争对手获得优势。

  理想和现实究竟该如何平衡,将是采埃孚和福特共同探究的问题。

相关阅读

今日,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2月1日起,召回476[详细]
2017年,大众汽车集团销量预计将再创新高,超过去年(2016年)的1030万辆历史纪录,并有望蝉联全球冠军。对比来看,丰田汽车在2017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2月20日公布的累计销量达1035万[详细]
昨日(12月25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在其官网发布《北京证监局关于责令贾跃亭回国履责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责令贾跃亭于2017年12月31日前回国,切实履行公[详细]
江西省景德镇市是北汽集团旗下昌河汽车重要的生产基地所在地,近日,汽车头条APP从北汽集团内部获悉,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亲临景德镇并宣布了两则耐人寻味的重大变动。其一,是北[详细]
近日,汽车头条APP从雷克萨斯中国官方获悉,其全新旗舰豪华轿车LS,及旗舰级豪华GT轿跑雷克萨斯LC,将于2018年1月11日,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正式上市。而在今年11月份,雷克萨斯旗下的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