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最大综合性门户网站 权威媒体 外宣窗口!
进入到2017年下半年,围绕菲亚特克莱斯勒(FCA)的种种“传闻”频频占据各大汽车媒体头条位置。无论是长城收购Jeep还是马尔乔内欲剥离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品牌,都足以挑动媒体敏感的神经。
近来,一则“受中国新出台的进口政策影响,FCA决定减少意大利工厂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车型的生产”的报道,再次使其坠入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欧洲汽车新闻》援引FCA向其工会透露的内容称,“中国针对经销商和车企制定的新进口政策导致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两款车型的销量大幅下滑。政策同时也禁止车企在经销商处存货”。
按外媒报道中提及的FCA的减产决定,一是FCA 都灵Mirafiori工厂的全新玛莎拉蒂Levante SUV的生产在10月至11月之间将关闭两周。
二是意大利中部Cassino工厂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 SUV和Giulia轿车的生产从本月开始将每轮班次生产300辆降低到265辆。在此之前,自9月中旬开始每周五停产的决定也使产量至少减少了2,000辆。
在这次FCA减产风波背后究竟隐藏哪些真相?中国市场的政策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阿尔法·罗密欧中国内部人士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表示,虽然对于“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两大品牌意大利工厂减产的消息不能给出更确切的答复”,按照此前外媒报道所提及的是“FCA对此次减产拒绝置予评论”。
但该内部人士对此前媒体报道中“中国市场政策导致其减产”的说法并不认同。其表示,目前并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相关问题后期会有更进一步的说明。
对于相关政策问题,汽车头条App采访了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先生,他表示,国家政策是不可能具体到限制“车企向经销商压库存”这样具体的问题的。“车企与经销商之间的库存关系自有市场‘无形的手’来调节,政策‘有形之手’并不会干预细节问题”。
事实上,对于FCA减产的具体原因虽然“扑朔迷离”,但阿尔法·罗密欧和玛莎拉蒂在华销量出现波动或许是一个客观的原因。
相关报道显示,阿尔法·罗密欧旗下Giulia和Stelvio两款车型在今年春季开始向中国交付,6月和7月分别向中国经销商交付了1,006辆和2,666 辆Stelvio,但8月份交付量仅为227辆。
▲阿尔法·罗密欧中国董事总经理薄亚铭(Mirko Bordiga)
在今年8月份成都车展期间,阿尔法·罗密欧中国董事总经理薄亚铭(Mirko Bordiga)在接受汽车头条App采访时提到,在他和他的团队眼中,“现在谈销量还为时尚早。”
薄亚铭告诉大家,“在中国市场阿尔法·罗密欧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品牌,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提升品牌知名度。”为此,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做的是“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解决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以求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他们满意。”
据了解,目前,阿尔法·罗密欧在中国的经销商已经达到了40家,并且以每周1-2家的速度进行着扩展。到今年年底,阿尔法·罗密欧要达到全国73家经销商的规模。在产品方面,薄亚铭表示,“未来肯定会引进更多产品,但现在Giulia和Stelvio才是关注的重点。”
来自全国乘联会发布的9月汽车销量数据则显示,9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219.5万辆,同比仅仅微增1.2%;累计销量2%的增速远低于4%-5%的销量预期。”
而与在车市“小年”寒流中苦苦挣扎的大盘相比,豪华车市场的表现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大部分主流豪华品牌始终保持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增长势头,远远超过行业平均水准,坐实了增速支柱的位置。
但同样,中国豪华车细分市场目前的竞争态势已经进入“白热化”程度,阿尔法·罗密欧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可谓“压力山大”。这个来自意大利的豪华品牌所面临的困局和破局难度是中国车市其他玩家所无法比拟的。
按照薄亚铭的说法,销量问题需要“交给时间”。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过程的时间或许会很长漫长,也会很艰辛。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