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行业动态

资本监管从严:大小银行考验不一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可儿

  2017年,监管部门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监管从严带来经营环境的显著变化,银行业在资产、负债、利润、资本约束等方面均面临压力,在不良增加、盈利增速下滑的情况下,银行资本缺口也有所增大,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略有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7%、10.5%、10.0%,同比分别下降0.39个、0.40个、0.40个百分点。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虽略有下降,但依然明显高于监管要求,保持在较为稳健的水平。

  “展望2018年,相对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仍将给商业银行的业务增长提供支持,在继续进行内源资本积累和资本结构优化的同时,商业银行也将进一步推动轻资本战略的落地,降低风险资产增速,实现资本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许文兵认为。

  资本充足率稳中趋降

  内有业务发展需求、外有监管从严要求,银行业资本管理今年面临较大压力。

  银行业三季度监管数据显示,虽然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43万亿元,同比增长7.40%,但增速却有所放缓,较上季末下降0.51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平均资本利润率较上季末下降0.54个百分点。盈利能力下降,使得银行通过利润留存等内源性方式补充资本的能力在下降。

  不良贷款的继续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了银行自身经济效益,也束缚了银行提留准备金和补充资本的能力。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为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9%。

  2017年,不同类型的银行资本充足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以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来衡量,五大银行三项指标同比分别下降0.09个、0.15个、0.10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三项指标同比分别上升 0.21个、下降0.01个、下降0.07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三项指标较二季度末分别上升0.08个、下降0.15个、0.16个百分点;农村商业银行三项指标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0.04个、0.13个、0.14个百分点。

  日益加强的监管约束,则对银行形成更大考验。根据监管要求,从2013年到2018年的6年过渡时间内,中国银行业将逐渐实行新的巴塞尔协议III,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要求比以往多了3.5个百分点,进一步提升了资本补充压力。

  面对资本补充压力,一方面,多家城市商业银行加快了上市步伐;另一方面,可转换债券成为银行资本补充的重要选择手段。据统计,2017年以来,已有11家上市银行公布发行或者拟发行可转债的相关公告,计划募资共计2195亿元。

  不过,有业内专家认为,总体来看,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依旧稳定,保持在较为稳健的水平,全年银行业风险资产与资本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在资产端,受去杠杆影响,风险资产增幅有所回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本补充压力。在资本端,银行业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内源资本补充较为稳定。同时,商业银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工具的持续发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银行IPO和再融资规模减少的负面影响。”许文兵认为。

  资本管理仍是重中之重

  展望明年的资本充足率前景,业内专家认为,应从分子和分母两个层面看明年资本充足率的增长趋势。

  “从分子看,2018年银行业息差会有所改善,盈利将保持平稳,这是内源融资的重要基础。此外,不良贷款核销压力应有所缓解,超额拨备将有所恢复,资本基础不断夯实。从外源融资看,明年银行将继续通过优先股和普通股等方式补充资本金,利率中枢上升对银行筹集资本的影响整体有限。”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熊启跃表示。

  2018年,受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影响,银行盈利前景被普遍乐观预期;同时,伴随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监管升级等外在因素,资产质量趋稳也被认为是大概率事件,这些因素均将推动资本充足管理向好发展。

  “从分母来看,在国家金融去杠杆的大趋势下,银行业资产增速或将稳中趋降,特别是一些前期资产增速较快的银行,规模增速将回归理性。规模增速将与盈利增速更加匹配。” 熊启跃分析。

  业内专家认为,总体上看,2018年银行资本压力要小于2016年和2017年,资本充足率将呈现稳步上升态势,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合规压力整体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监管政策如资管新规等,银行资本充足率分母的覆盖内容不断丰富,这些政策的影响还有待观察。” 熊启跃表示。

  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未来几年,中国金融业将进入一个强监管的时代,对银行资本补充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升,银行资本管理需要继续优化。

  业内专家建议,应继续研究商业银行资本新的补充渠道,探索推出永续债、可转股的二级资本工具、可减记优先股以及TLAC资本工具,提升银行损失吸收能力,丰富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箱”。

  “根据商业银行发展需要和市场条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银行海外资本的筹集力度,提升海外筹资在资本净额中的占比。” 熊启跃建议。

  此外,银行业也应保持和资本相适应的资产规模增长。有专家建议,在总量上,银行业要采取理性的规模扩张节奏,既能够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金融风险的过快积累。

相关阅读

近日,海航现代物流集团与天津市政府签署第四次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海航集团与天津银行、赛伯乐绿科、方正证券三大金融机构共签订80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签约金额分别为200亿[详细]
近日,长安银行与海航现代物流集团签订200亿元金融服务合作,签约仪式上,陕西省金融办主任周彬县、长安银行董事长毛亚社、海航现代物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亮等出席签约[详细]
本报讯 记者孟扬报道 记者日前从中国工商银行了解到,该行充分发挥金融与科技双重优势,创新打造“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精准扶贫模式,助力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据统计,仅在四[详细]
记者获悉,为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中国农业银行日前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三农”信贷业务责任认定与尽职免责规定(试行)》,立足互联网金融业务[详细]
本报记者 傅苏颖  作为中西部城商行中的佼佼者,近20年来,长沙银行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时至今日,长沙银行已成长为湖南最大的法人金融企业。  据悉,1996年6月和1997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