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致富之道

“养鸽大王”李之红的致富路 富一方群众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以年

  12月26日讯 李之红,郓城县唐庙镇李桥村村民,现年48岁,是一家养鸽场的负责人,被当地群众称为“养鸽致富能手”。

  早年的李之红,由于家庭困难,兄弟姊妹多,早早辍学外出打工。然而年轻的他一无技术,二无社会经验,想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非常不容易。


养鸽大王李之红的致富路

  费了好大的劲儿,李之红总算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是在村前的窑场打工,辛辛苦苦一天下来也就几元钱的收入。即便工资很低,但想想自己的家庭情况,他也就踏踏实实地干了下来。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当时窑场环境差,机械简陋,在操作设备的时候李之红的一只手被挤压掉,然而沉重的打击并没有把坚强的李之红击垮。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中央七台《致富经》栏目看到一个养鸽致富的节目,于是暗下决心,认定这就是自己今后要走的路。说干就干,李之红开始四处考察鸽子行情。自己家境贫寒,哪有多余的钱去实现自己的养鸽梦想,想到这里,他寝食难安。然而这些未能击破他的梦想,他开始四处借钱,最终筹了5万余元,建起了一个长30米的简陋鸽棚。

  开始时,他购买了2000对雏鸽,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技术,一场鸽瘟使雏鸽一下死去一半,损失将近十万余元。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李之红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通过冷静的反思,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吃了不懂技术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李之红主动参加了养鸽培训班,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到科学养鸽、饲料配方、雏鸽防疫、成鸽防病等实用技术。他严格按照所学的养鸽技术饲养,定期为雏鸽防疫。在不断的实践中,李之红总结出了科学养殖的五大原则:优良的品种、合理的防疫、完善的管理、全面的营养和整洁的环境。2015年,养鸽市场回暖,李之红敏锐地嗅到机会要来了,就又筹资3万元购买了2000多对雏鸽,年底出售时让他狠狠地赚了一笔,成功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现如今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扩建了50米长的养鸽棚,养鸽数量高达6000多对,年收入20万元。富裕起来的李之红没有忘记未脱贫的群众。看到其他养鸽户因为养鸽观念落后、设施条件不好、市场信息不灵、盲目跟风饲养等导致养鸽效益不高,李之红主动聘请养鸽专家解决这些人在养殖技术上的难题。在他的带动下,村内养鸽户逐渐增多,目前共有养殖专业户5家,向社会提供成品鸽1.5万余只,创利50万余元。

  怀着“办一家企业、养一厂员工、活一村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强烈愿望,李之红先后安排村内20多名劳动力到养殖场上班。

  李之红凭着自己敢闯敢干的拼劲,在自己致富和帮助别人致富的过程中,赢得了村民们的尊重。我们相信,他的养鸽事业一定会更兴旺,在致富的路上会走得更顺、更远。

相关阅读

原标题:种桑养蚕成为午街铺镇农户增收新亮点  1月2日讯 泸西县午街铺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的模式着力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破解村集体[详细]
1月1日讯 寒冷的冬天,不少家庭喜欢品尝热气腾腾的火锅。而美味可口的火锅中,最常见、最受市民欢迎的食材少不了糯软滑爽的粉丝和粉条。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市出产的各类粉丝产品[详细]
近日,在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艾子村5组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分管特色产业的相关负责人杨小冬正在查看大棚内菌床温、湿度。据悉,该基地业主陈益海、陈益全系亲兄弟,前者常年在外务[详细]
12月28至29日,第二届桂林永福富硒沙糖桔宣传推介会举行。今年永福县富硒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超过36万亩,产量近50万吨。富硒沙糖桔产业已成为该县产业扶贫、助民致富的“甜蜜事业[详细]
12月30日讯 整洁白净的卫生间内安放着冲水马桶,电热水器24小时提供热水,储水器能常年提供自来水……“卫生和生活条件好了,来玩来住的游客越来越多。”说起“厕所革命”带来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