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专家解读

西瓜打针变甜 不可能 新鲜果蔬染色 也不可能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静云

  “西瓜打针”“螃蟹注胶”“蔬果染色”……夏日炎炎,生鲜美食广受欢迎,但朋友圈里的生鲜食品谣言却开始新一轮传播,不但使行业损失惨重,也造成消费者“舌尖上的焦虑”。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食品安全领域专家通过讲原理、做实验,为公众详细“掰谎”,为生鲜美食洗刷“冤情”。

  “西瓜打针变甜”的说法屡屡给消费者造成困扰。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在食品安全宣传周科学实验展现场开始实验:一手按住一个西瓜,一手拿着吸满蓝色墨水的针筒,用力往西瓜里推墨水。但当针筒里的墨水刚刚被推进西瓜里时,蓝色墨水竟顺着针眼流了出来。


西瓜打针变甜不可能

  “通过打针让西瓜变甜,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钟凯指出,有时候我们看到在西瓜中有一些纤维状物质,这实际上是由于授粉、自然发育等原因产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被注入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首先,西瓜皮虽然较硬,但是西瓜瓤是很脆弱的,瓜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向西瓜内部用针筒注水,不仅要用很大劲,水也马上就会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同时,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这样的瓜存放不了一天就坏了。商家注了水卖不出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对于曾经在网络上流传的“螃蟹注胶增重”谣言,钟凯也进行了驳斥。他说,人们看到的螃蟹表面的小孔,并不是螃蟹被打了针,而是螃蟹在运输过程中互相挤压造成的。“螃蟹如果打针受伤,很容易死的。若给螃蟹打针增重,根本放不了多长时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也带领团队通过现场实验,驳斥了杨梅、樱桃等“水洗掉色,蔬果染色”的谣言。“我们经常会听说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被染了色 的谣言,实际是果蔬中富含的花青素使其呈现出颜色;它是多酚类物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陈君石说。

  近年来,我国生鲜食品业几成谣言袭扰的“重灾区”。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生鲜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和基本的科学逻辑,有些看似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但却对事实“移花接木”,或把个体问题演绎成普遍性问题。看似不起眼的谣言,经过社交网络平台四处传播,对整个生鲜产业造成损害。

  钟凯表示,治理舌尖谣言,首先需要传播科学的声音,减少公众误解,重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要致力于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近年来,猪肉消费逐渐增多,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以适度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养殖业应运而生。然而,猪吃的饲料有管理要求吗?猪长得快,是被催肥的[详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焦点。围绕乡村振兴,会议首次提出“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调“破除一切束缚[详细]
12月28日讯 入不敷出成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热心村今年的“关键词”。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全国百强村”“江西第一村”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热心村村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详细]
12月28日讯 据报道,入冬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涨势不断,专家表示,当前玉米供求关系并未扭转,玉米库存仍亟待消化,需有相应顶层设计解决结构性矛盾。农业部数据显示,12月第2周全国玉米平[详细]
近日,一批专家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高培村田间地头,手把手给群众传授讲解钩藤的生理特性、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管理,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掌握钩藤科学栽培及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