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专家解读

农林专家田间指导栗农施用沼肥 精准对接低收入农户增收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荣荣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充分发挥专家和科技优势,实现科技帮扶低收入村发展,精准对接低收入农户增收。2017年7月,该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李吉进研究员、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曹庆昌副研究员等一行,来到对口帮扶的密云区不老屯镇白土沟村,针对板栗沼肥施用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现场培训,并到试验基地现场为栗农讲解板栗栽培与施肥管理知识。通过培训会的举办,广大栗农表示初步掌握了沼肥施用和板栗病虫害防治技术,希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能够继续加强对白土沟村有机板栗合作社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打造有机板栗的新的循环模式,带动白土沟村栗农持续增收。

  此次给农民讲解的板栗沼肥施用技术是白土沟村有机板栗合作社科技能力提升工程的一部分,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密云区农业环境保护站和白土沟村有机板栗合作社三家单位为帮助低收入村增收共同申报的项目,目的是通过对沼渣、沼液等有机肥施用技术指导与培训,提升白土沟村有机板栗合作社科技能力和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品牌效应,并对有机生态循环农业的循环过程进行科技保障,为京郊循环农业科技提供样板。此项技术可以提高种植基地的土壤肥力与板栗的产量和品质,带动当地栗农增收。沼肥由于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具有培肥地力和一定的病虫害防治功能,是一种优良的有机肥。为了进一步提升有机板栗的品质,有机板栗合作社使用北京海华百利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的牛粪源沼肥作为有机肥,并在板栗上进行施用。在探索长期施用技术与运行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以沼气为纽带的板栗有机生态循环农业链条;通过技术的展示与示范工作,实现区域内物质良性循环,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本地农村科技进步、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推广此项技术的种植基地位于燕山山脉密云水库北岸,目前栽植板栗2000亩,年产板栗120吨。种植的“燕水”牌板栗口味甘甜,且富含人体所需多种微量元素,在北京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通过示范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使用沼肥的积极性,2017年该村推广沼肥500吨,根据以往试验示范数据,板栗施用沼肥可增产10%左右,合作社栗农可增产板栗10余吨,增收10万余元,助力低收入农民增收致富。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近年来,猪肉消费逐渐增多,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以适度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养殖业应运而生。然而,猪吃的饲料有管理要求吗?猪长得快,是被催肥的[详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焦点。围绕乡村振兴,会议首次提出“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调“破除一切束缚[详细]
12月28日讯 入不敷出成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热心村今年的“关键词”。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全国百强村”“江西第一村”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热心村村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详细]
12月28日讯 据报道,入冬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涨势不断,专家表示,当前玉米供求关系并未扭转,玉米库存仍亟待消化,需有相应顶层设计解决结构性矛盾。农业部数据显示,12月第2周全国玉米平[详细]
近日,一批专家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高培村田间地头,手把手给群众传授讲解钩藤的生理特性、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管理,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掌握钩藤科学栽培及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