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 > 专家解读

专家:莫让频繁填表耽误了扶贫的“正事”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阿宝

  “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表格落实表格”的形式主义做法,应尽量避免。

  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扶贫填表问题引起不少委员关注。我曾经在某贫困县挂职,以我的经验来看,当地意见最大、反响最强烈的也莫过于搞“表格”式扶贫。

  我曾听到一个驻村干部吐槽:这次搞的摸底调查,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回了,反正光“回头看”“再回头看”都已经搞了四次了。每一次摸底调查结束后,都要填写各种信息表,完了还要录入市、省和中央三级扶贫办信息系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填表、录入上了,铺路修桥、发展产业都只能见缝插针地干。

  还有一些领导下基层检查扶贫工作,不是到田间地头看看劳动成果,到贫困户家里揭锅盖看看生活现状,而是直奔办公室,看看墙上挂的扶贫表格齐全与否,看看扶贫工作的资料做得多不多。

  这种“表格”式扶贫背后仍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危害不容小觑。

  首先,它耗费了扶贫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真正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做点实事,反倒只能挤时间。这样一来,诸如易地搬迁、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等精准扶贫“主业”都容易给耽搁了。

  其次,它挫伤了扶贫干部的工作热情。长时间做着重复性的填表报数工作,极容易导致畏难、厌烦以及挫败感等情绪。

  最后,由于部分年龄大的扶贫干部和村三委干部无法胜任数据录入工作,信息录入工作基本都交给懂计算机使用的“大学生村官”,导致各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间工作任务分配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工作效果。

  精准扶贫,数据统计本是必须的环节,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表格落实表格”的形式主义做法,应尽量避免。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纸质的、重复的表格本可以电子化的方式获取、存档、转移。脱贫工作也应该乘着信息技术的东风,让资料轻起来、智能起来,可以考虑建立统一的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同时推进扶贫信息共享,地方各级各地扶贫部门要充分利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而不是“另起炉灶”自建一套信息系统,做一些重复性、无意义的工作。

  另外,考核的指挥棒也应找准方向,最准确的脱贫成果在田间地头、在屋檐厨房,而不是在一页页表格之上。而督察巡察和考核评估,要增加对脱贫时效的考察,减少对纸质档案的检查,同时要理顺管理机制,严禁各地层层增加填报频次,切实减轻脱贫一线的填表报数负担。

相关阅读

1月2日讯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近年来,猪肉消费逐渐增多,传统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以适度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养殖业应运而生。然而,猪吃的饲料有管理要求吗?猪长得快,是被催肥的[详细]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焦点。围绕乡村振兴,会议首次提出“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调“破除一切束缚[详细]
12月28日讯 入不敷出成南昌市青云谱区洪都街道热心村今年的“关键词”。谁也没想到,这个曾经的“全国百强村”“江西第一村”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热心村村务公开数据显示,截[详细]
12月28日讯 据报道,入冬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涨势不断,专家表示,当前玉米供求关系并未扭转,玉米库存仍亟待消化,需有相应顶层设计解决结构性矛盾。农业部数据显示,12月第2周全国玉米平[详细]
近日,一批专家深入融水苗族自治县大浪镇高培村田间地头,手把手给群众传授讲解钩藤的生理特性、温度湿度、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管理,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掌握钩藤科学栽培及管[详细]